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隐蔽销售多项目不合格 北京通州31辆“危险”电动自行车“落网”
外观尺寸远超国标,阻燃性能等多个安全项目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线日,北京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该局联合通州公安分局查获31辆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经查,当事人陆某自2024年9月起就对外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货值金额合计达到25.22万元,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案件被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
据执法人员介绍,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称有人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疑似不合格,接报后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检查。被举报地点位于宋庄镇的一座居民院落,电竞竞猜登录在院落门口过道、院落里及房间内,执法人员均发现了成排摆放的不同品牌电动自行车,仅从外观尺寸看就远超国标要求。
后经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现场测量,有31辆电动自行车尺寸限值项目均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执法人员依法对31辆电动自行车采取了扣押行政强制措施,电竞竞猜登录并委托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被扣押电动自行车进行全面检验。
此后,根据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出具的检测报告,电竞竞猜登录检测结果显示除尺寸限值不符合国标外,电气装置(短路保护)、蓄电池防篡改、阻燃性能等多个安全项目亦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当事人陆某自2024年9月起就对外销售与现场发现同样制式的电动自行车,加上现场发现的31辆电动自行车,货值金额合计达到了25.22万元。
“当事人通过社交、二手交易平台发布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信息,买卖双方取得联系后,通过社交软件单独联系并销售,违法行为极为隐蔽。”相关执法人员介绍,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托与区检察院和区公安分局建立的行刑衔接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执法协同、内部联动,及时制止了违法行为并取得了所有必须证据。